本文简介:本文主要为大家整理了 “企业数据泄露防护” 相关的内容,主要有 保护你的隐私:如何检测个人数据泄漏, 研发人员离职了,技术成果可否打包带走?, 数据泄露风险及应对措施有那些?详细教程, 通过办公行为监控防范企业数据泄漏, 如何防止企业数据泄漏?数据保护“防治结合”, 等内容,文章部分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反馈客服。
1、保护你的隐私:如何检测个人数据泄漏
保护你的隐私:如何检测个人数据泄漏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数据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个人信息、金融信息还是行为数据,任何一项泄露都可能给我们带来严重后果。如何及时检测个人数据泄漏,成为每个网络用户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将为你深入探讨个人数据泄漏的概念、检测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你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一、什么是个人数据泄漏?
个人数据泄漏是指个人敏感信息在未授权情况下被公开或传播的现象。数据泄漏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黑客攻击: 通过破坏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获取个人数据。
2、钓鱼攻击: 通过伪装成合法实体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3、数据出售: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黑市贩卖用户信息。
4、意外泄露: 如错误发送电子邮件、文件公开设置错误等。
个人数据泄漏的后果可能包括身份盗窃、财务损失、名誉损害等。因此,及时检测和处理数据泄漏是非常重要的。
二、数据泄漏的常见迹象
检测个人数据泄漏并不总是容易,但某些迹象可以提示用户可能已遭遇泄漏:
1、异常账户活动: 如果发现账户中有未授权的交易或活动,可能意味着你的数据已被泄露。
2、收到可疑邮件或短信: 陌生的邮件或信息请求你的个人数据,可能是钓鱼攻击。
3、频繁的密码重置通知: 如果开始接到频繁的密码重置请求,很有可能是有人试图访问你的账户。
4、信用报告异常: 定期检查信用报告,如果发现不明信用活动,可能表明你的信息已经泄露。
三、如何检测个人数据泄漏?
现在我们来详细探讨几种有效的个人数据泄漏检测方法:
1、使用数据泄漏检测工具: 许多在线工具如“Have I Been Pwned”允许用户输入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以检查是否在已知的数据泄漏事件中出现过。此类服务分析各种泄漏数据源,并提供详细的泄露情况。同时,还有一些企业提供的付费服务,可以监控你所有的账户和了数据泄漏风险,及时发出警报。
2、监控账户活动: 定期检查你的银行账户和其他在线账户的活动是很重要的。如果发现不明的交易或登入尝试,要立即采取措施,如更改密码或联系相关机构。
3、设置安全提醒: 许多平台提供账户安全提醒功能,一旦监测到有新设备登录或账户设置更改,用户会收到通知。确保这类功能开启,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的变动。
4、使用强密码和双重验证: 强密码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且长度应不低于8位。并且要定期更换密码,设置双重验证可以增加账户的安全性,防止未授权访问。
四、数据泄漏后该采取的措施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泄漏,应该采取这些措施:
1、立即更改密码: 优先更改被泄露账户的密码,并确保使用强密码。如果多个账户使用相同的密码,建议立即更换其他账户的密码。
2、向相关方报告问题: 如果金融信息泄漏,立即联系银行或金融服务提供商进行报告。他们可能会建议采取特定措施来保护你的账户和个人信息。
3、监控信用报告: 在信息泄露后,建议长期关注你的信用报告。通过专业的信用监控服务,可以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4、考虑身份盗窃保护服务: 有些公司提供身份盗窃保护服务,帮助用户监控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并提供咨询和支持,帮助受害者处理信息泄漏造成的后果。
五、如何防止个人数据泄漏?
预防始终比事后补救更为有效。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保持软件更新: 确保你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及软件保持最新状态,及时安装安全补丁,以减少安全漏洞。
2、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上,不要轻易分享敏感个人信息,尤其是完整的生日、地址、电话号码等。
3、加密重要文件: 对于重要文档和文件,可以使用加密软件进行加密处理。即使被盗也难以被他人读取。
4、教育自己和他人: 了解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学习如何识别钓鱼邮件和潜在的网络攻击,并将这些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总结
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互联网,随之而来的个人数据曝露风险也愈发严重。了解如何检测、处理及预防数据泄漏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关注自身信息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保护。通过有效的监测手段和预防措施,我们能降低泄露风险,守护自己的数字生活。
2、研发人员离职了,技术成果可否打包带走?
研发人员离职了,技术成果可否打包带走?
负责技术研发的技术副总离职后自立门户,短短几个月内便申请了12项技术专利,并中标原公司重要客户。原公司随后将其告上法庭。那么,他应承担责任吗?研发人员离职后的成果能不能以自己名义申请?
叶某曾任四川成都温江某医疗器械公司技术副总,负责该公司技术研发,在岗多年以后,因与公司其他股东经营理念不同,决定自立门户。叶某成立新公司后,利用在原公司积累的研发技术资料申请了技术专利12项,并中标原公司重要客户川西某大型国企相关采购项目。叶某的前公司认为他的行为泄露了其商业秘密,在技术层面上带来了同业竞争压力,在市场份额上也造成了威胁,主张叶某应承担法律责任。
在诉前调解阶段,通过梳理双方争议焦点,理清双方关于知识产权、产品专利等的诉求,结合产品设计和开发、技术评估和验证、制造工艺改进等相关法律规定,对双方展开纠纷调解。
调解过程中,叶某坚称那些技术成果都是他没日没夜辛勤工作换来的,他付出了心血和劳动,主张理应由他本人去申请专利。调解员解释道,个人在公司期间的研发成果是在执行公司的工作任务过程中产生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为员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时所创造的技术成果属于职务发明。且叶某12项技术成果主要是通过温江某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实验室等硬件条件取得的,该领域是该公司长期深耕的领域,员工个人属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了成绩。离职后仅用短短几个月就完成如此庞大的研发工作,这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叶某在温江某医疗器械公司任职期间的技术成果应被认定为职务发明。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相关职务发明的申请专利权利应归属于温江某医疗器械公司。同时,该项目中的其他技术成果也属于原单位的商业秘密。
经协商,叶某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同意将该12件专利转回温江某医疗器械公司,并承诺不再使用原公司的技术资料等商业秘密,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双方调解一致,握手言和。
安企神观点
1、研发人员离职后,相关成果能不能以自己名义申请?
对于离职后一年内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三款,若该期间所作的发明创造与前任职单位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则该发明创造仍被视为在职期间的职务发明,相应的专利申请权归前任职单位所有。即便申请获批,专利权也归原单位所有。
然而,对于离职超过一年后的专利申请权利,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可能需要依据具体案件的事实情况和相关法律解释来确定。在实践中,可能涉及对发明创造的独立性、创新性以及与前任职单位工作的关联程度等多方面的考量。
2、职务发明一定当然属于单位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这表明,专利法对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的权属问题,法律允许通过约定进行灵活安排,以约定从优,这就意味着研发人员可以就相关研发成果进行约定,并非当然属于单位。
3、如果技术成果不能归研发人员,由其掌握的相关试验数据是否可以在新公司继续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当试验数据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这些数据就会被认定为商业秘密,相关权利属于原单位,并受到法律保护。
若研发人员擅自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属于原单位的商业秘密,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旦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触犯刑法第219条,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因此,技术研发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相关规定,并纠正认为个人研发的技术自然归个人所有的错误观念。此外,企业在管理技术研发人员时,应加强对技术商业秘密的培训和管理措施,以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
3、数据泄露风险及应对措施有那些?详细教程
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数据已成为驱动现代社会运转的核心资源,其价值堪比21世纪的石油。数据在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各个环节也面临着被窃取、误用或公开的风险。数据泄露不仅会侵蚀个人隐私,对企业而言更是致命打击,轻则造成声誉损失,重则面临巨额罚款,甚至破产。
一、数据泄露的风险主要有那些?
内部威胁:员工误操作、恶意内部人士或缺乏安全意识的行为可能导致数据泄露。
外部攻击:黑客通过网络攻击、钓鱼邮件、恶意软件等方式试图窃取数据。
系统漏洞
4.物理安全问题:硬件丢失、被盗或不当处理废弃的存储设备可能导致数据泄露。
二、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即使数据被截获,攻击者也无法解读。
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并保持系统和软件的最新状态。
审计与监控:实施日志记录和监控,以便快速检测和响应潜在的数据泄露事件。
备份与恢复计划:定期备份数据,并测试恢复流程,以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泄露后能够迅速恢复运营。
面对这些问题,小编推荐使用——安企神
具有以下具体功能:
透明加密与密钥安全管理
采用国际认可的高强度加密算法,对存储在本地、网络及云环境中的隐私数据进行实时透明加密,确保数据在未获得合法授权的情况下保持不可读状态。
精细化权限管理与数据分类
支持对数据进行细致入微的分类,根据信息敏感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确保每个用户仅能访问与其工作职责紧密相关的数据,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数据外发管控与审批流程
当企业内部数据需要与外部合作方共享时,提供安全的数据外发机制。通过访问权限设置(如阅读次数、时间限制、水印添加等)、以及外发文档的自动失效等功能,确保外发数据的安全性。
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
具备强大的终端行为监控能力,能够实时监测用户对隐私数据的操作行为,包括文件访问、复制、剪切、打印、网络传输等。
数据备份与恢复
当敏感数据被误删和无操作时,数据会进入备份功能,防止重要数据丢失。
4、通过办公行为监控防范企业数据泄漏
随着公司努力应对复杂的运营环境,网络安全很容易退居二线。但是一旦放松对网络安全的保护,那么网络安全漏洞会迅速破坏企业的生存能力,因为恢复成本、声誉损害和其他因素会阻碍未来的增长和可持续性。